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你一定或多或少有聽過這句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覺得這個概念沒有不好,因為組織發展到成熟的時候確實需要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各司其職。但是我覺得如果你秉持著這個原則來去面對你的職涯,那這種策略反而可能會阻礙你的成長。
我曾經在服務業的時候試圖想要擺脫這種「各司其職,不要多想」的文化,我嘗試了很多標新立異的想法來期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告別低薪。但是最後效果不彰,我依然是那個前線的員工,我的所作所為不僅沒有被老闆賞識,還帶給同事麻煩。
原來,我搞錯了時間點和學習過程的本質,錯以為這在當時的時空背景會是一個好策略,錯以為這種學習方式適用在所有產業。
什麼是學習
學習是透過行動來獲得新知識。在學生時期的我們最常見的吸收知識方式大概就是課本了。閱讀,劃重點然後背起來。在這個學習的過程當中,我們會:
接觸新的知識
把新知識融會貫通
透過新知識來改善表現
這套方法非常的直觀,你念了多少書背了多少內容,就可以考幾分。你的進步成果是非常容易預期的,因為你所面對的未知數很少,了不起是考題的變化、自己在考場的身理或心理因素,以及一部分的運氣。(撇除掉跟學霸比,拿自己跟自己比)
但是為什麼到了職場,之前所用的學習方法好像不再那麼適用呢?是什麼改變了?
在職場上,我們怎麼學習
相信大家是菜鳥的時候一定有過這種經驗:老鳥在帶新人的時候往往會直接做一次然後叫新人觀察,或是在教新人的時候會說「反正就是這樣做」。而新人通常只有在剛入職的前面幾個禮拜可以有蜜月期,有那個特權可以慢條斯理的看公司的檔案,吸收知識,了解專有名詞。不久後就被趕鴨子上架,要求趕快 cover 同事的工作了。
這個就是俗稱的 10/20/70 學習模式。其實我們在職場上的學習過程,只有百分之十的時間是透過制式的訓練,透過閱讀檔案吸收知識來了解怎麼操作。
更多的時候其實你必須要去觀察其他資深的員工怎麼做,他們不會有時間可以手把手的教你,所以你只能邊看邊學。當然也會有好心的主管會撥空分享他們的經驗,但是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
甚至絕大多數的時候你只有自己處理過一次事情之後,你才能了解自己的不足。而從這一次一次的 learning by doing,我們才能夠慢慢的彌補自己的不足,慢慢的在自己的領域變得專精。公司有時候也會選擇透過 on job training 的方式來讓新進人員熟悉業務,主要就是透過行動來學習。
我們學習的方式因應公司營運的需求而大幅改變,如果你沒有辦法成為即戰力,那麼便會造成別人的負擔。我們的學習模式從單方向的接受知識(老師告訴學生答案、方向)轉換成自己摸索、觀察、然後邊做邊學。因為遊戲規則的不同,所以我們所採取的策略也應該不同。
加速進程,改變你的學習策略
所以為什麼很多人在初入職場時總是覺得滯礙難行?因為我們依循著過去的成功,錯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當成理所當然。但是當你在職場上加入了更多變數,你的同事、你的預算、你的客戶甚至你的老闆時,你還有辦法保證自己的努力總是能夠如預期的展現成果嗎?你的一分耕耘如果少了正確的方向,當然收穫就會大打折扣。
別再錯把學校的學習方法當成你職涯發展上的唯一解答!你的主管和同事沒有義務要教導你,所以既便是你還沒有準備好,你也必須要想自己想清楚下一步怎麼走。擘劃那個願景,然後用倒退式思考方式的推演出每一個階段性的目標,這樣你才能夠知道你的學習和進步是否在駛往正確的方向。
舉例來說,我希望我可以學會數字分析的技巧,但是我不知道該從何學起,而我的主管可能也不想教因為他只希望我處理文件。所以首先我必須要先假想出未來的願景,對我來說什麼代表會分析數字?是分析的速度嗎?分析的精準度嗎?還是對於數字的敏銳度?
假如評估之後我發現我需要更多的 excel 公式技巧,更深入的去了解不同的公式在不同場合如何應用。有了這個對數字分析能力的定義,我們再把他拆解成小目標。
我現在已經知道 10 個常用公式,可是我看了網路上的教學好像有提到其他有用的公式。我除了 vlook up 我還要學會 index match 或者直接用 pivot table 來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數據。所以我慢慢的把那些公式試用在一些 raw data 上面,漸漸熟悉在什麼場合用什麼公式可以建立更準確的報表。而久而久之,我可以擴充我的公式選擇從 10 種到 20 種,達到我自己定義的學會數字分析。
不要等到別人來幫自己設定目標,如果可以的話學會自己去規劃自己的目標。在職場上學習的遊戲規則不同,沒有人有義務告訴你正確的方向,所以你必須自己去摸索去嘗試。
有目標固然重要,但是長遠的計劃是有階段性的
不像在學校,時間到了我們就會被安排到下一個學年。在職場上你的主管不一定會適時的去提醒你該往下一個目標邁進了,你必須自己去發掘自己的極限,試著去突破。
如果你這時候還是唯唯諾諾的秉持著「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心態,那你永遠都會被你的競爭對手超車,因為別人可能已經想好下一步,積極的人甚至已經透過某些手段來提前歷練自己。
那麼我們該怎麼提前想好下一步,審視自己是否已經在突破瓶頸的邊緣,同時又不因為總是想著做其他事情而落人口舌呢?
你不一定要明著採取行動,很多時候最直接的方法不一定是最短的路徑。你可以偷偷的在背後觀察,每當你看到一封寫的很厲害的 email、看到很厲害的報告、看到行雲流水的文章就偷偷學起來。你也可以暗示主管你想試試看不同的方法,說因為你最近處理事件 A 然後效果不彰,想要他分享 B 方法來幫助你更快速的處理事情。如果行有餘力你甚至可以主動幫資深同事在他忙不過來的時候幫他消化一些他的工作,趁機學會下一個階段的實戰經驗。
但是你千萬不可以得過且過,抱著自己只要年資一到就會準備好的心態。因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只是給懶得做準備的人的藉口。而機會,只會留給那個不畏懼自己摸索出方向,提前準備好的人。
我試想,如果當初我沒有放下窠臼,堅信服務業說一做一的文化,那可能我永遠都不會有機會從服務業轉職到軟體業,更不會知道原來我的一技之長可以擁有更好的選擇。
有人會說現在年輕人之所以辛苦,是因為「努力不一定成功」。我覺得這只講對了一半,因為另一半成功的秘訣就是那個 trial and error 的過程,努力不一定會成功,因為遊戲規則已經改變。
在早期的職涯發展中,這種試錯的概念不是必須,因為很多營運的結果容易預期。可是當科技日新月異,消費者的行為模式越發的加速轉變時,我們的職涯發展是否也跟上了這樣的變遷呢?
如果沒有,那我們是否應該反思,放下那個被動等待學習的心態,放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思維,加緊腳步甚至放遠眼界,自己去探索什麼時候可能、可以謀其職,謀定而後動。
Comments